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琪鹏 美编 杨盼
医疗是老年人的刚需。由于看病吃药已经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医疗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在养老机构,老年人医疗方面的需求可以通过“医养结合”的模式来满足;对于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来说,“老有所医”又该如何实现?
近日,记者在东城区朝阳门街道走访调查时发现,社区老年人希望的“老有所医”不一定非得是大医院。离家近、能上门的社区居家医养服务,会让老人更有幸福感。然而,要把社区里的“医”和“养”有机结合起来,需要跨过“三道坎”。
【资料图】
调研样本
“家床+家医”,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家也能做体检
早上8点不到,住在武学胡同的伊龙友老人家里来了几位“白大褂”。因为无法下床、行动不便,大方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这天特地上门来为老人做体检。
伊大爷今年78岁,是一位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签约老人。因为重度残疾和严重的肺病,老人的体重只有几十斤,双腿瘦得皮包骨,不但走不了路,就连从床上坐起来都要靠人帮忙。因为这个原因,他多年没去医院做过体检了。让他没想到的是,朝阳门街道的“家床+家医”服务,让他在家里就做上了体检。
“大爷,挺好的哈,双侧血压都正常。”社区医生李爽的一席话,给老人吃了定心丸。虽然是在家里体检,但项目和在医院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。除了B超等影像检查外,心电图、血常规、尿常规、物理检查等项目都可以在老人家里完成。
“我们都是签约的‘家庭医生’,对社区老年人的情况也比较熟悉。”李爽介绍,每次上门体检,他们一般是3个人,1名医生和2名护士。之所以需要这么多人手,是因为医护人员要背着心电图机、血压计等设备上门,人少了背不动。除了上门体检,医护人员还会为老人提供护理和健康指导等服务。
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,是北京常住老年人享受的一项“福利”。然而,对于重度失能、重度残疾等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,这样的福利却不是谁都能享受的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朝阳门街道推出“家床+家医”服务,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签约家庭照护床位的老人提供“医养结合”服务包,把这部分老人的健康真正“管”了起来。
社区医生的服务细致认真,让伊大爷非常满意。老人感慨,自己退休金不高,老伴也有病,除了吃饭,最大的消费就是看病吃药。不过,由于行动不便,他对去大医院并不怎么“感冒”。“大医院太大了,绕来绕去就绕晕了,还得让别人帮忙。还是在社区好,费用不高,看病拿药也方便。”
老人为何偏爱社区医院?离家近 不排队 药还全
说起社区医生,家住禄米仓东巷的张学富老人也赞不绝口。张学富老人因为脑梗,失去了劳动能力。祸不单行,因为心脏不好,老人还做了支架手术,长期需要服用降压药。
“社区医生对我帮助很大,有求必应,还特别贴心。”原来,张学富老人之前吃的降压药是每粒25毫克的,后来药品换了包装,成了每粒50毫克,每次吃药都得掰着吃,特别不方便。社区医生李爽知道后,马上就给他送来了切药器。
“别看它不大,但是挺管用。”老人感慨地说,论细致,还是社区医生细致。有事了,在微信群里说一声,问题就能快速得到解决。从这一点来看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比大医院方便得多。
在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71岁的吕德慧老人半个月就要来开一次药。吕大妈家住东华门街道的韶九胡同,并不是朝阳门街道的居民。“这里离家近、不排队、态度好,药还特别全!”正是因为这家社区医院,她坚定地认为,居家养老也可以“安全无忧”。
吕大妈说,虽然自家周边的大医院不少,但她很少去,一有不舒服的情况还是会来这里。老人指着手里的全科号说,大医院好是好,但是对老年人来说太不方便。“挂个号就要跑上跑下,不知道要多少趟。来社区医院,挂个全科号就都解决了!”
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黄丽萍介绍,目前中心及下设站点每天的门诊量为五六百人。其中80%以上都是老年人。目前,朝阳门街道已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,为社区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,从而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系统的健康服务。依托医联体转诊机制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转诊的绿色通道,方便患者到协和医院、北京医院等三甲医院就诊。此外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建立了老年护理中心,共设有30张床位,备受老年人欢迎。
居家医养的瓶颈在哪里?数据、资源、人才“三道坎”
为了让社区居家老年人“老有所医”,朝阳门街道今年推出“社区居家医养服务模式”。街道居家养老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,“社区居家医养服务”重点面向因失能失智、术后恢复、疾病晚期等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,需要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养老照护的老人提供服务。
根据这一模式,街道整合了机构养老床位、养老家庭照护床位、临时托养床位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,通过开设医养联合体绿色通道,推出了“三床+一床”流转服务,实现医疗、康复、护理与养老的无缝衔接。例如,在医疗床位的老人病情有所好转后,可以流转到辖区内的养老照护中心进行康复;反之,养老照护中心的老人如果病情加重,也可以顺畅地转运至医疗机构住院治疗。
针对签约了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的老年人,街道推出“家床+家医”综合服务,整合家庭照护床位与家庭医生,推出“医养结合”服务包,重点帮助重度失能老年人解决医疗方面的服务需求。
社区居家医养服务的模式,实现了社区层面的“医养结合”,社会反响不错。然而,这种模式目前仍属于街道层面的“大胆尝试”。想要真正实现“医养结合”,需要跨过三道坎。
首先是数据坎。虽然街道掌握着家庭照护床位、失智失能老人数量等养老数据,但辖区老年人的健康数据、用药数据等,则是由卫健部门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掌握。目前,养老数据与医疗数据尚未互联互通。而这,正是社区“医养结合”的基础。
第二道坎是服务资源匮乏。在社区,上门诊疗服务目前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。由于社区老年人众多,医护人员人手有限,亟需有资质的机构参与。
第三道坎是人才坎。在床位流转和“家床+家医”服务中,由于面对的多是失能失智的老人,具备专业知识的医务社工的缺口比较大。这是社区“医养结合”面临的“人才坎”。
可见,突破社区“医养结合”瓶颈,需要数据互联互通,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,还需要社会化的服务支撑。
智库点评:“医养结合”要把“医”和“养”打通
王谦(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)
“医养结合”,简单概括,既包含“养”,又包含“医”。
社区的“医养结合”,是以老年人为中心,以家庭为中心。调查数据显示,在北京,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99%以上。绝大部分老年人希望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养老,自然也希望在熟悉的环境里接受医疗服务。如果老人在家里,或者是在社区能够方便地获得医疗服务,意义是非常大的。
比如,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为老人免费煎药,可以上门为老人换尿管。这些事看似很小,但是它能给老年人带来最直接的幸福感、获得感,是大医院无法比拟的。近年来,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,基层诊疗服务也在不断提升,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
朝阳门街道正在做的尝试,就是在基层把“医”和“养”打通,利用好社区的各种资源,在基层社区服务好老年人。但这种打通不是简单的打通,必须要因地制宜,不违反规律,实现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。这样,才能取得“一加一大于二”的效果。
调研数据
过半数老年人在挂号、交费、拿药等环节遇到困难
朝阳门街道辖区面积1.24平方公里,包括朝内头条、朝西社区、礼士胡同、演乐社区、内务社区、史家社区、竹杆社区、新鲜社区、大方家社区9个社区。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,街道常住人口30473人。其中,60岁以上老年人7835人,占总人口的25.7%,80岁以上老年人1922人,占2.45%,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当严重。街道独居、空巢、计生困难、特困老人477人,占全部老年人的6%。
根据《北京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研报告》,在医疗服务方面,71%的老年人认为就医很方便或比较方便,21.8%的老年人认为不太方便,其余7.2%认为不方便。关于就医不便利的主要原因,55.5%的老年人会在挂号、交费、拿药等环节遇到困难,17.1%因无人陪同就医难,而因交通不便(13.9%)和上下楼不便(13.5%)导致就医难的老年人占27.4%。
在医疗服务方面,老年人对陪同就医需求最旺盛,占比28%,其次是上门看病、代开药取药、代挂号,占比均为约18%。在康复服务方面,34.7%的老年人需要此项服务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南方安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粤ICP备18023326号-21 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